耶利哥城之考古

耶利哥城與艾城,以色列人榮耀與羞慚的歷史。根據舊約聖經約書亞記,以色列人在進入神所應許的美地之前,不費一兵一卒就打敗了城壘堅固的大城耶利哥,卻在微不足道的艾城居民前潰不成軍。這段生動的描述,是聖經讀者耳熟能詳的,卻在二十世紀受到歷史修正主義者(Historical Revisionism)的強烈質疑…

耶利哥城之考古

90年代以前,包括德國、英國的考古學家,以色列人征服耶利哥的記載,引用考古探勘的結果說,「不可能!因為約書亞企圖征服耶利哥的時候,那裏根本沒有城市存在。」然而,1990年美國考古學家布萊恩特‧胡特(Bryant Wood)再次考察耶利哥遺址,根據最新及完整的出土文物及鑑定,推翻了這個說法,並斷言耶利哥城的毀滅,與聖經的記載完全相符。

耶利哥的地理位置及聖經裏的記載

古耶利哥城位於死海正北的蘇丹丘(Tell es-Sultan),約但河谷西面,不遠處有一個豐沛的泉源,有極其充裕的水資源和宜人的氣候,適合定居。約在西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口定居的足跡可尋,使耶利哥獲得世界上最古老城市的稱號。它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城市,低於海平面八百英呎。

耶利哥處於戰略性位置,從它可以進到迦南地的中心地帶。任何人若想要從東部進入中部的丘陵地帶,必定要先據有耶利哥,這正是聖經中所記載之以色列人的事蹟。在西乃曠野流蕩四十年之久的以色列人,跟隨約書亞過約但河,第一站就來到耶利哥。他們在防守嚴密的耶利哥繞城七日,到第七日號聲一響,城牆轟然倒塌,以色列人衝進城內,將城奪取,並用火將城和其中所有的焚燒了。

到底聖經裏這段關於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城的記載,是史實還是民俗傳言呢?

早期考古證據及結論

查理斯‧沃倫,1867年

因著耶利哥在聖經歷史中的重要性,它已成為繼耶路撒冷之後,聖經考古學者最感興趣的城市。1867年,英國查理斯‧沃倫(Charles Warren,1840~1927)率先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展開試探性的挖掘工作,耶利哥城即為他所挖掘之「山丘」之一。沃倫當時還無法確定此「山丘」為何,但肯定的說,「這些山丘完完全全是人造的,有可能是古老城堡的遺跡。」雖然沃倫並沒有深入研究此遺跡究竟為何,他的發現可說是耶利哥考古的開端。

厄恩斯特‧塞林和卡爾‧瓦辛格,1907~1909、1911年

1907年,厄恩斯特‧塞林(Ernst Sellin,1867~1946)和卡爾‧瓦辛格(Carl Watzinger,1877~1948)率領的德國─奧地利考古隊,揭開了耶利哥城挖掘的序幕。他們在1907至1909年,以及1911年於此挖掘,並發現存在於青銅時代中期的護牆,但當時還未能明確辨識此時期的防禦設計。儘管出土的文物不多,瓦辛格根據他的定年得出一個結論:耶利哥城在青銅時代晚期(西元前1550~1200)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城市;也就是說,聖經記載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的時候(約西元前1400年),耶利哥城根本無人居住,遑論城門和城牆。這樣的結論,否定了聖經中的記載。

約翰‧加斯唐,1930~1936年

英國考古學家約翰‧加斯唐(John Garstang,1876~1956)質疑瓦辛格的結論,遂組建自己的考古隊去勘查耶利哥遺址,在1930到1936年間進行挖掘工作。加斯唐首先在山坡地的最高處挖掘出傾圮之雙層城牆的遺址,研判為西元前十五世紀末期至西元前十四世紀初期的城壘。之後又在山坡地的東南邊挖掘出一個居住區,他將此命名為「第四城」(City IV),這座城在大火中被徹底毀滅。根據廢墟裏的陶器,附近墳墓裏的聖甲蟲寶石遺跡,以及未發現邁錫尼時期(Mycenaean Age)的器皿,加斯唐斷定第四城毀於西元前約1400年,他將此歸因於以色列人的入侵:

「耶利哥城倒塌的時間與方式,都與聖經記載完全一致。然而我們只能根據觀察指出,約在西元前1400年,一場地震造成城牆倒塌,並且這座城被大火摧毀。這是我們勘查所發現的基本事實。將此與約書亞和以色列人作連結僅屬巧合,但又似乎是牢靠而無瑕疵的。」

考古證據推翻聖經?

凱莎琳•肯楊,1952~1958

加斯唐的結論引起考古學界不小的爭議。數年之後,有鑑於巴勒斯坦考古技術的進步,加斯唐便邀請新興的英國考古學家凱莎琳•肯楊(Kathleen Kenyon,1906~1978)來重新評估他的發現。出乎意料的,肯楊的結論竟然與二十多年前塞林和瓦辛格的結論一致:耶利哥毀於西元前約1550年,青銅時代中期的末了。當青銅時代晚期,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時,耶利哥早已是無人居住的荒城,更沒有嚴密防衛的城池讓以色列人征服。

為要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論斷,肯楊另組了一個考古隊,於1952至1958年在蘇丹丘進行挖掘。肯楊引進嚴格的地層挖掘技術,並詳細分析土壤和廢墟的各斷層,其技術可說是巴勒斯坦考古之一大進步。至終肯楊重申她的判斷:加斯唐所說以色列人於西元前1400年摧毀的城牆,其實存在於一千多年以前,而第四城則早在西元前1550年即已毀滅不存了。

簡而言之,考古學證據說明在青銅時代晚期,耶利哥城的所在地根本沒有以色列人可攻打的堅固城牆;至此,聖經的記錄與史實不符,似乎是無庸置疑的。基於肯楊的學術地位及聲望,耶利哥古城一度成為質疑聖經歷史真確性的力證。在此後的數十年間,考古學界及歷史修正主義者多半據此將聖經視為民俗傳言和宗教語錄,不具歷史參考價值。

第四城內加斯唐及凱尼恩的挖掘區域_ABR

在耶利哥遺址中,加斯唐發現的第四城是一個壁壘森嚴的城市。城外側有護土石牆(revetment wall)防禦,整座城矗立在山丘上。1930年代加斯唐挖掘出的住宅區位於下圖的A區。1950年代肯楊挖掘處位於B區。其東邊有一處常年有水的水源,供應城市用水,現今為水庫。

肯楊作出第四城毀於青銅時代中期之結論,幾乎完全是基於在B區的開挖沒有發現進口的賽普勒斯器皿(Cypriote ware),此為青銅時代晚期的代表性陶器。因此她斷言耶利哥城早在青銅時代晚期以前即已不存在。

重新審視考古證據

布萊恩特‧胡特,1990年代

1990年,美國考古學家布萊恩特‧胡特重新審視加斯唐及肯楊的考古資料,並親自考察耶利哥遺址,進而提出肯楊在考古分析上的瑕疵。

首先,不根據已出土的器皿來分析研究,反而以沒有發現進口器皿為由就斷定耶利哥存在的年代,在胡特看來是非常不嚴謹的研究方法。進口器皿通常只在大城市中心的墳塚裏被發現,但加斯唐和肯楊所挖掘的區域,都不過是城市邊緣的一角,在那裏只發現少量住宅的遺跡。在關於第四城的陳述裏,肯楊自己寫道:「那裏住著儉樸的村民,沒有奢侈品…。耶利哥在當時很有可能不處在與富裕人口交流的幹道上。」在這樣的環境裏,肯楊怎能指望找到進口的陶器?更何況肯楊挖掘的區域非常小,僅為兩處26英尺見方的面積。她對第四城存在時間的推定,完全基於在狹小並貧困的挖掘區域裏未能找到昂貴、進口的陶器,這種推論是很不具說服力的。

其次,肯楊認為第四城的毀滅,與西元前1570年左右希克索斯人(Hyksos)被逐出埃及有關。但這樣的推論也有問題。根據肯楊的推論,耶利哥的第四城,以及其他毀於青銅時代中期的巴勒斯坦城市,若不是希克索斯人毀滅的,就是埃及追兵攻下的。希克索斯人一度在埃及掌權,被驅逐後不得不逃亡。然而,若說希克索斯人逃往這些城市尋求避難,卻又把它們摧毀,並不合邏輯。埃及的文獻裏也沒有證據顯示當時埃及軍隊曾進入約但河谷南邊,畢竟那時埃及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地中海沿岸與基順河和耶斯列谷(Kishon-Jezreel Valley)中的貿易路線,而不在約但河谷。

不僅如此,在耶利哥出土的文物也證明它被毀滅的方式與埃及人慣用的軍事策略截然不同。埃及人通常選擇於作物收成之前發動戰爭,因為此時城內存糧稀少,城外田間卻有充足的糧食供應圍城的軍隊。但加斯唐和肯楊在耶利哥都挖出許多裝滿穀物的罐子,指明耶利哥城被毀時,城內有充足的糧食儲備。由此判斷,耶利哥是在收成之後才被攻陷,而非收成之前。充足的食物也說出耶利哥城是在短時間內被攻陷的,這也與埃及慣用的長期圍城策略不同。

綜合以上所述,不論是耶利哥毀滅年代的推論,或是耶利哥的被毀歸因於希克索斯人或埃及人,肯楊的推論都是建立在相當薄弱的學術基礎上。

耶利哥滅於西元前1400年的證據

胡特認為加斯唐的推論才是正確的,即第四城毀於西元前1400年(青銅時代晚期第一期),而非肯楊宣稱的西元前1550年(青銅時代中期)。胡特提出以下證據:

第一項證據:陶器

凱尼恩從第四城挖掘出的陶器_ABR

上圖為肯楊自己從第四城挖出的陶器。熟悉青銅時代陶器的學者很容易能看出這些陶器來自於青銅時代晚期第一期,而不是青銅時代中期。

2號陶器為內側畫著同心圓的圓面碗,在約但河西岸出現時間並不長,集中於青銅時代晚期的第一期。棱紋碗(1號陶器),邊緣有細框的儲存罐(3號陶器),邊緣外翻的鍋(4號陶器),以及條紋水罐(5號陶器),都是青銅時代晚期特有的。從加斯唐和肯楊的挖掘報告裏,我們還能看到許多這類的陶器。與其致力於尋找罕見難得的進口陶器,分析已出土的普通家用陶器更能準確判斷耶利哥城的年代。

諷刺的是,加斯唐發現許多以紅色和黑色塗料裝飾的陶器,這似乎正是肯楊一直尋找卻沒有找到的賽普勒斯雙色陶器!賽普勒斯雙色陶器(下圖)是辨識青銅時代晚期第一期的主要指標。加斯唐挖掘遺址時,尚不曉得雙色陶器所代表的意義,因此並未特別將它們標示出來。如果肯楊當初更仔細的審視加斯唐的研究報告,應不難推算出第四城的毀滅時間是西元前1400年。

第二項證據:聖甲蟲飾品

左上方的聖甲蟲刻有圖特摩斯三世的名號;右上方的刻有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名號;右下方的刻有哈特謝普蘇特的名號;左下方的刻有圖特摩斯三世的名號_ABR

第二項能辨別年代的證據是由加斯唐發現的聖甲蟲飾品。此類飾品是埃及人的護身符,形狀像小甲蟲,底部都會刻字(有時候會刻上法老的名號)。上圖為加斯唐挖掘遺址的西北邊發現的一系列聖甲蟲飾品,年份跨越西元前十八世紀至西元前十四世紀初期。此聖甲蟲系列上所刻法老的名號,在位時間上都是連貫的,證明該遺址一直到青銅時代晚期第一期的結束,即西元前1400年,都是有人居住的。

第三項證據:地層層序

加斯唐發現的賽普勒斯雙色陶器_ABR

第三項能辨別年代的證據是第四城的地層。不同年代的地層具不同特性,根據這些特性可對應到相對的考古年代。肯楊藉著詳細的地層分析,辨識出青銅時期的耶利哥城人類活動的不同時期。僅僅從青銅時代中期的最後一百年開始,到耶利哥城人口活動的記錄終止,肯楊就辨識出二十個不同的地質層,對應到二十個不同的人口活動階段,其中包括城市三次嚴重的毀壞及十二次輕微的破壞;護城塔曾重建過四次,修復一次,而住宅區則重建過七次。因此,若如肯楊所推論的,耶利哥城的毀滅發生於青銅時代中期的末了,則上述所列所有事件必定都發生在一百年之內,這在時序上是不可能的。從肯楊自己的地質分析結果來看,推論耶利哥城毀於西元前1550年大有問題。耶利哥城毀於西元前1400年顯然更符合地質分析的結果。

age

第四項證據:碳同位素的樣本

此外,胡特從毀壞的斷垣殘壁中挖出一塊木炭並從中取得樣本,藉由碳同位素定年法,推測這塊木炭可追溯到西元前1410年的前後40年,更加證明耶利哥城的毀滅約發生於西元前1400年。

上述四項證據都證明耶利哥城約在西元前1400年,而不是肯楊所推論的西元前1550年被毀。

誰毀滅了耶利哥城?

比較考古證據和聖經記載

那麼究竟是誰毀滅了耶利哥城?在現存所有的文字記錄中,只有舊約聖經提到耶利哥在青銅時代晚期的歷史。我們若比較考古證據和聖經記載,就會發現二者在時序上的高度吻合。

「城牆就塌陷。百姓便上去進城,個個往前直上,將城奪取。」(書六20)

聖經中關於耶利哥的記載,最為讀者所津津樂道的,就是瞬間塌陷的城牆。耶利哥是一個壁壘森嚴的城市。每一個曾在此挖掘的考古隊,都發現第四城有極其嚴密的防禦系統:有建在高地上約15英尺的石砌護牆(stone revetment wall),其上還有至少8英尺高的泥磚矮牆(mudbrick parapet wall)。在這之上有防禦土牆,土牆之上還有一道城牆。

證據指出這座曾經高牆聳立的城市,其城牆的確如聖經所記,是自己塌陷的。這些證據來自肯楊挖掘的結果。從肯楊繪製的耶利哥剖面圖(下圖)可以看到令人驚訝的發現。她在石砌護牆的外圍,發現大量的紅色泥磚,這些顯然是原本立在石砌護牆之上的泥磚矮牆,卻因某種因素塌陷,成了肯楊看見的泥磚堆。這強而有力的證明聖經關於耶利哥城牆塌陷的記載。更讓人驚奇的是,大量的泥磚塌陷後,在石砌護牆之外形成了一個現成的坡道,讓進攻者可以輕而易舉的沿著坡道爬上高聳的外牆,長驅直入。聖經記載,以色列人是「上去進城,個個往前直上,將城奪取」。「上去」進城,這實在與考古證據不謀而合。

耶利哥城牆示意

耶利哥剖面圖_ABR

至於城牆是如何塌陷的呢?有足夠的證據指明在第四城毀滅時曾出現地震活動。地球物理學家阿莫斯.努爾(Amos Nur)曾說在這個區域,地震常造成城牆的塌陷。而城牆塌陷再加上以色列人進迦南地前約但河的斷流,(書三15~16,)均佐證在耶利哥城被滅以前,曾有大地震的發生。

「眾人就用火將和其中所有的焚燒了」(書六24)

加斯唐和肯楊的挖掘結果均顯示第四城是經大規模猛烈的火勢摧毀。肯楊挖掘出厚度達90公分的建築殘骸。肯楊如此描述:「沒有一處不被摧毀。牆壁和地面都被燻黑或燒得通紅,每個房間都充滿崩落的磚塊、木材、和家用器皿;多數房間裏掉落的殘骸都被嚴重燒毀,但城牆的倒塌似乎發生在火災之前。」

考古結果與聖經的記載完全吻合。根據聖經的記載,城牆倒塌後,以色列人進入耶利哥城,將城和其中所有的焚燒了,整座城因此付之一炬。

「第七日清早…。」(書三15)

在耶利哥的遺址中,發現最多的除了陶器外,就是穀物了。加斯唐和肯楊均發現許多房子的一樓儲存著大量的穀物。肯楊挖掘的區域極小,但在一次的挖掘中就挖出兩百多公升的穀物!這在巴勒斯坦地的考古活動上是前所未見的。找到一、兩罐穀物是有可能,但找到這樣大量的穀物確是非比尋常。

在青銅時代,最普遍的攻城方式就是圍城,等到欲攻打的城市已經沒有糧食,全城鬧飢荒之時,侵略者就能將它一舉攻下。因此當一個城市被滅的時候,城裏早已糧食斷絕。耶利哥城卻不是這樣;大量穀物的存在證明耶利哥城不曾被長久圍城,而是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摧毀。這也與聖經所記,以色列人七天就奪取耶利哥城相符合。

「這城和其中所有的,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毀滅;…至於你們,務要謹慎,不可取那當滅的物。」(書六17~18)

除此之外,穀物在古代極有價值,可以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所以侵略者一旦成功奪城之後,必會大肆擄掠,搜刮城內的糧食。以色列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受囑咐:「這城和其中所有的,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毀滅。…至於你們,務要謹慎,不可取那當滅的物。」以色列人被禁止掠奪任何屬於耶利哥的東西,這就解釋為什麼當耶利哥城被毀時,會有這麼多的穀物留下來。

此外,聖經記載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城之前,曾派探子前往探查,妓女喇合將他們藏在屋頂堆放的麻稭中;以色列人過約但河時,「約但河水在收割的日子漲過兩岸;」以及以色列人在攻城前夕,曾守逾越節。這些說出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是在春天收割後不久,這也吻合耶利哥城遺址出土的大量穀物。

綜合以上各樣證據,都指明這座城是於青銅時期晚期,約西元前1400年被毀滅,聖經記載與考古結果並不牴觸。

conclusion_80-2